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历史回顾

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 昆明市人民政府   2009-06-20 18:04   字号: [        ]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二、面临的形势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第三章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一)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二)实施农村道路和能源建设工程

(三)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

(四)实施农村新居工程

三、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

(一)加强农村教育

(二)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扶贫救困建设

(四)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打好扶贫攻坚战

(三)加大农业投入

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一)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和流转制度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

(三)推进农村综合配套和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章 全力推进工业强市

一、加快工业集中发展

二、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化

三、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加大工业投入

五、引进和培育大型企业

六、重视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第五章 全面提升服务业水平

一、实现旅游业的新跨越

二、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三、优化提升商贸业

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五、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六、促进房地产业稳步发展

七、发展金融服务业

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第六章 努力建设宜居城市

一、聚焦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提升主城功能

(一)完善综合和交通体系

(二)实施“三创”工程

(三)完善城市功能

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加强规划管理

(二)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第七章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优化发展布局

(一)优化整合区域

(二)重点开发区域

(三)限制开发区域

(四)禁止开发区域

二、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一)发挥四城区、安宁市和呈贡县“领跑”作用

(二)推进石林、宜良和晋宁积极“跟跑”

(三)加大北部五县区“助跑”力度

三、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完善城镇体系

(二)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

第八章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一、优先发展公共教育

(一)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二)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三)支持发展高等教育

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

(一)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二)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三)健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四)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五)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三、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二)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四)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和体育事业

四、加强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

第九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一、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利用

(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平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用水管理

(三)加大节能力度

(四)强化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推行绿色生产

(二)推进绿色利用

(三)倡导绿色消费

三、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治理

(一)搞好生态建设

(二)加大滇池污染治理力度

(三)强化环境治理

第十章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二、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建立健全创新体系

(二)加强科技成果转换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第十一章 加大改革创新,提高开放水平

一、建立适应现代新昆明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二)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三)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五)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

(二)扩大对外贸易

(三)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第十二章 努力构建和谐昆明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改善城乡居民生活

四、提升公共安全水平

五、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七、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

一、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一)明确规划功能定位

(二)强化规划衔接

(三)加强政策和制度对规划的保障

(四)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考核评估机制

(五)扩大公众参与

二、组织实施一批提升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的重大项目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五”以来,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圆满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五年年均增长10.2%,2005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6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17624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4%,2005年达11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873亿元,年均增长15.4%,2005年达52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7%,2005年达415.5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4.9%提高到2005年的50%。

城市建设和发展呈现新格局。确立了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城市发展开始从单中心向组团式合理布局转变。完成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修编了呈贡新城等8个片区、主城55个片区控制性详规。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60多项,城市道路、供排水与污水处理、供电供气等市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取得成效,滇池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下放管理权限,实施行政区划局部调整,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shiyiwu - 副本_01_副本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组织实施216项重大科技项目,科技对工业、农业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突出教育优先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抵御“非典”冲击,战胜禽流感疫情,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五年控制在3.3%以内,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

123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活跃。落实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体育、广播电视等事业继续发展,完成1100多座农村地区“村村通”建站任务。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第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建立社会治安打防控长效机制,加强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调处,努力创建“平安昆明”,维护了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形成新态势。国有企业改革面达92.2%。农村税费改革取得实效,农民减负率超过60%。成立土地储备及交易中心,构建了国有资产、城市建设、土地、交通、滇池治理、新都等投融资平台,投融资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实施阳光政务,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行政审批项目取消精简率达66%,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价格和收费体制改革,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开发区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增强,五年累计实际引进外资和市外资金2.57亿美元和327.8亿元。扩大对外贸易,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4%,国内外友好城市发展到24个,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开放型经济的新框架初步建立。

县域经济迈出新步伐。县域经济在全市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增强。开展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试点,激发县区发展活力。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北部县区和东川再就业特区加快发展。完善市对县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县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五年累计转移支付20.8亿元。加大县区基础设施投入,乡乡通油路、农网改造分别完成323公里和70.8万户。各县(市)区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生产总值超过10亿的县(市)区由“九五”末的9个增加到12个,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市)区由6个增加到9个。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达973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6%,达320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长16.8%。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小康标准,绝对贫困人口由“九五”末的25.4万人减少为11.6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基本实现温饱,开始向小康迈进。

二、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市既面临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面临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全球经贸合作、产业转移和跨国资本流动步伐加快,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开发,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及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和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与水平。随着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沿海地区产业和生产要素加快向内地和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我们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现代新昆明建设,为我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两年多的前期工作,现代新昆明建设规划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启动,思想和组织保障工作深入扎实,更为重要的是,我市的发展思路逐渐理清,为昆明“十一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建设和发展的巨大热情,现代新昆明建设已进入快速推进、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时期。此外,我市人均生产总值将向3000美元跨越,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发展空间更为广阔。长期制约我市发展的水、电、运“瓶颈”将会有所缓解。这些都为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要清醒看到,我市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仍处于相对滞后的地位,与东部沿海及西部部分城市差距呈拉大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特别是工业总量小,竞争力弱;主城人口和建筑密度大,交通拥堵、绿化不足、市容环境差、城市功能不够完善;投资结构不合理,基础产业投资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多,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尤其是滇池污染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创业发展环境不够理想,影响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突破。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高、贫富差距悬殊、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建设和管理滞后等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仍未根本消除。

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15_副本

总的来说,未来五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并且认真对待的矛盾凸现期。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拓创新,负重前行,努力开创现代新昆明建设的新局面。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建设现代新昆明为主题,抓住世界及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等重大机遇,以工业强市为基础,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社会,构建和谐昆明。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把进一步加快发展作为建设现代新昆明的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避免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倾向,积极推进集约化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状况,实现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在更加注重和不断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促进昆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解放思想作为振兴昆明的关键,勇于探索,自加压力,负重前行。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和机遇意识,积极推动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自觉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和做法中解放出来。

——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就没有持续的发展动力。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投融资改革作为重点,着力加以推进,形成更具活力的制度保障和体制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活力。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不断提高经济的外向度。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化区域主体功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缩小北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形成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必须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更加关注民生,注重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安居乐业,使全市上下心齐、气顺、劲足。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现代新昆明建设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全省、全市各族人民对昆明的发展寄予厚望,经济增长需要保持高于全国、全省的增长水平。同时,也需要各方面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城乡一体化迈出新的步伐;工业强市有重大突破,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新城建设有重大突破,山水园林城市初步显现;主城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较为健全,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为在2020年初步建成“现代新昆明”,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融“春城”、历史文化名城为一体的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  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08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涨幅3%左右。

_____________ - 副本_01_副本

社会发展  全社会研发(R&D)经费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1.6%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2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0%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人民生活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14个县(市)区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3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基本解决11.6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提高42.4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温饱水平。

shiyiwu - 副本_03_副本

资源环境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12%,环保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2%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以上,绿地率31%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5平方米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


第三章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巩固提升粮、烟、菜、畜、花、果等支柱产业,积极发展乳业、标准化药物种植等新兴特色产业,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外向型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构建现代都市农业格局。全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粮食生产。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粮食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00万吨以上。优化品种品质结构,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优质作物种植面积占粮播面积60%以上,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优化布局,以宜良、石林、晋宁、嵩明、寻甸、禄劝等粮食主产县为重点,巩固优质高效粮食生产基地,新建高产稳产农田60万亩。落实粮食储备,确保粮食安全。

(二)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提高烟叶种植水平。优化烤烟布局,种植逐步向石林、宜良、寻甸、晋宁、禄劝等适宜地区和种植大户集中,推进烤烟市场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优化品种结构,稳定面积和收购总量,提高烟叶质量和优质烟比例,创昆明优质烤烟品牌。

发展优质花卉、无公害蔬菜。实行“东移南下北扩”战略,滇池沿湖区东移至宜良、盘龙、官渡和呈贡东部,南下晋宁,北扩富民、嵩明、寻甸。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突出名、优、特、精、反季菜,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到130万亩,外销比重提高到70%。着力抓好品种研发、市场开拓和专业化生产,发展现代花卉产业。花卉种植面积增加到14万亩,年产鲜切花50亿支,外销比重提高到85%,把昆明建成全国乃至亚洲最具规模的鲜切花生产和出口基地。

发展草地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建立和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奶业、草食畜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0%。以寻甸、禄劝、东川、嵩明、石林等县为主,建立优质猪牛羊生产基地。

提高林业发展水平。调整林种结构,加速培育针阔混交林和珍贵、优质、特色资源林。发展森林药品、香料、苗木花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木(竹)系列产品等林产业。到2010年,林业总产值达30亿元。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水利化程度。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抓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推广以节水为重点的农田灌溉系统改造。建成东川坝塘,新建云龙水库水源替换工程,推进石林团结、寻甸木嘎利、安宁箐门口、宜良海马箐等一批中型和小(一)型水库建设,增加兴利库容1.6亿立方米,全市兴利库容达到15.46亿立方米。

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科学使用化肥,引导增加有机肥,全面提高地力。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实施中低产田和水浇地、坡改梯改造。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引导和扶持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建3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6万亩花卉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5万亩出口豆类生产基地、5万亩洋蓟生产基地、4个林果业基地、2万头优质奶源基地。

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推广“昆烟模式”,加大市级财政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带动性强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和能带动农户面广的重点龙头企业,着力培养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十一五”末,力争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0户、上千万的达到50户,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达30%以上。

强化科技兴农。加强以良种良法为主的研发和技术推广,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力争到2010年,培育7万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70万农户,在重点示范区内先进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农业综合成本降低15%以上。

(五)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工作,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检疫体系,建立健全处理突发动植物重大疫情和灾害的预警制度和应急机制。经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50%以上,无公害蔬菜产量达到80%以上。

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重点扩建斗南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龙城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建成禄劝、寻甸大牲畜交易市场,呈贡农资交易市场,晋宁、嵩明花卉产地交易市场。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达到200个以上。

二、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着力推进惠及广大农村居民安全饮水、人畜饮水、乡村道路、能源建设、环境整治和农村新居工程等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加快建设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农村和乡镇饮水安全工程,发展农村集中供水,提高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解决10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自来水水源和水质的监督管理,定期对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制水和配水水质等进行检测,解决农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供应不足问题。

(二)实施农村道路和能源建设工程

实施乡乡通油路和行政村通公路工程,完成乡乡通油公路1209公里和村村通公路1606公里建设。实现乡乡通油路达100%,力争行政村通达率达100%,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率达60%。加快农村沼气池建设,实施5万户沼气池建设,配套进行改灶、改厨、改厕,大力推广秸秆气化、太阳能、小水电等清洁能源。继续完善农村电力电网建设改造,提高用电水平。

(三)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通过政府推动,市、县、乡镇、村组、户五级联动,规范运作,重点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解决住宅与畜禽圈混杂问题,推动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建设30个生态示范村。

(四)实施农村新居工程

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突出乡村、地方和民族特色,抓好农村新村建设。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坚持以聚为主,引导农民向县城、重点镇、中心村、集中居住点集中居住,解决农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不配套、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

扩大公共财政农村覆盖范围,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和文化等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一)加强农村教育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抓好农村教师培训,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支持发展面向农村学生的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

(二)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等农村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和壮大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城市医生对口支援农村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扶贫救困建设

坚持家庭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的程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机制,以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建房三大救助为配套,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性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系列救助体系,确实保证特殊困难群体在“吃、穿、住、行、医、学”方面的基本需求。

(五)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建立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农村“一事一议”制度,推行村务管理民主听证制度。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农村社区发展和管理模式。

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特色种养业、园艺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以推进体制、机制、科技、管理创新为动力,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引导乡镇企业向有条件的小城镇和县城集中,进一步增强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能力。鼓励企业和个人投入农业开发和农村建设。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创业能力。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农民劳务收入。充分利用和不断完善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信息对接机制,加强跨省、市劳动协作和劳动服务工作,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新增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30万人。

(二)打好扶贫攻坚战

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公共参与,以减少贫困人口为目标,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时推进。切实抓好产业开发、整村推进和劳务输出。实施1815个贫困自然村为单位的整村推进扶贫规划。抓好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劳动力15万人以上。抓好改土、治水、通电、通路和绿色工程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完成1万人易地扶贫开发任务。继续组织对口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持,建立解决因病因灾返贫和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贫困问题的机制,确保各项扶贫措施进乡、入村、到户,提高扶贫效益。实现基本消除11.6万人绝对贫困现象,巩固提高42.4万贫困人口的温饱水平的目标。

(三)加大农业投入

增加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支出,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重点对困难县区因免“两税”而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在中央和省转移支付的基础上,由市财政对不足部分分级、按比例给予补贴;增加对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田水利、产业配置、扶贫攻坚、劳动力转移、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继续实施农业补贴政策,将农村小型技术设施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范畴,对种粮大县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和水稻良种补贴。建立完善工商企业特别是以农产品和农业资源为原材料的企业对农业的反哺机制。

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一)推进农村综合配套和金融体制改革

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和职能,完成县乡财政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力争在完善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支农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成效。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各种形式、渠道的农业保险。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方式,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对村组集体资产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经营管理和规范管理。按照政府补贴、农民入股、量化股份、按股分红的原则,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专业协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尝试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以土地使用权换取社会保障等多种形式,鼓励通过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探索集体土地流转制度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农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土地征用程序和合理补偿机制,继续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第四章 全力推进工业强市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兼顾,分类指导,优化工业布局,引导工业集群发展,提高工业集中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的新跨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

一、加快工业集中发展

按照工业布局、用地适应和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城市总体规划为工业发展提供空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工业布局提供土地保障,确保不低于30%的建设用地用于工业集中发展。推进工业发展重心向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宁传统工业区、北部五县区六大产业片区转移。引导产业向安宁、东川、海口、杨林、呈贡等5个省级工业园区集中。各县(市)区要根据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状况及经济技术条件,改变工业发展到处布点的状况,相对集中规划和发展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特色突出、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新工业发展格局。

qwe

二、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

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以项目带产品、产品带企业、企业带行业,推进30户重点骨干企业倍增发展,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将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磷化工培育成继烟草、冶金之后新的主导产业,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卷烟及配套工业  在昆烟整合曲烟的基础上推进集群化发展,采取联营、参股、联产、重组等多种形式,加强与省外行业内企业合作,实现昆烟品牌战略性扩张,打造“云烟”规模超百万箱、税利超百亿元的世界知名品牌,巩固提高烟草及配套产业支柱地位。

冶金工业  采用节能降耗、降低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积极发展铜工业、适时发展铝工业、优化钢铁工业、鼓励发展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深加工及相关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把昆明建成国家级的铜、铝工业及深加工基地和面向全省及周边地区的钢铁工业及深加工基地。

机械工业  引进战略合作伙伴,重组整合机械行业,推进机械工业集群化和信息化,加快发展自动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光机电一体化的现代装备,把昆明建成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化学工业  利用昆明丰富的磷、盐、钛、煤资源,大力发展磷精深加工产品和精细化工产业,延长磷化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利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化工产业,降低能源消耗。推进“矿化电结合”,提高化学工业的整体竞争力,把昆明建成全国高浓度磷复肥基地、磷精细化工和钛化工基地。

能源工业  重点推进阳宗海电厂、昆明二电厂装机项目建设。为加快北部地区水能资源开发做好前期准备,完成乌东德、白鹤滩电站进场道路建设。改造现有火力发电设备,提高发电能力。在省网支持下增强供电能力,把昆明建成全省输变电中心和西电东送调度中心。

光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  引进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整合现有资源,建立高效的科研、生产、市场合作机制,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推进信息产业中的软件外包服务,以工程化带动产业化,实现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加快发展光电子、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和软件产业,把昆明培育成有特色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在国内市场有相当竞争力的软件业拳头产品和企业。

生物及医药工业  整合现有生物研发科研院所,形成技术研发转化平台,开发以天然药物为主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做强云白药、三七、蒿甲醚、天麻、灯盏花等生物药系列产品。争取国家生物多样性研发基地落户我市,把昆明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孵化、产业转化基地和新型疫苗工程研究中心。

三、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体制。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建立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开展一批促进产品结构调整的关键性和共性技术攻关,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以烟草、机械、光电子、磷化工、天然药物、绿色食品为重点,选择一批骨干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鼓励和支持国内外知名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来昆进行技术开发与合作,建立各类技术研发和机构,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贸易等服务,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加大工业投入力度

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把增投入、上项目、增效益作为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多方筹集资金,用于重大工业项目的引进和支持重大技改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对工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用好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投资工业园区、重大产业化项目的贷款贴息,支持企业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资的补助。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国企改革、重大技改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企业投融资平台建设,解决好非公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积极支持本地国有、民营企业上大项目,壮大实力、增强后劲。主动为驻昆中央和省属企业搞好服务,支持其发展壮大。“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应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力争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0%左右。

五、引进和培育大型企业

实施“引外强内”战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昆明,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主导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龙头企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吸纳功能,全力引进国内外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和较大关联效应的知名企业、品牌企业落户昆明,加强与已落户的国际知名大公司的信息沟通,寻求新的合作机遇。调动政府可调控资源,实施集团化战略,促进资源和技术向主导产业、优势企业聚集,支持名牌产品的不断创新和系列化生产,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六、重视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围绕制度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以信用、担保、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着力于以风险分担和贴息激励为重点的机制创新,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市场为导向,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大企业集团的协作配套,发挥重大产业化集群的带动作用。推动配套中小企业引入大企业集团的管理和质量体系,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集团共同形成竞争主体。


第五章  全面提升服务业水平

拓展和优化服务业,发展具有带动和整合传统服务业作用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产业化、社会化、集约化水平,增强昆明在全省商贸、文化、金融、物流、信息的中心地位,为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商贸、物流和信息中心打下基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以上。

一、实现旅游业的新跨越

围绕“居住、休闲、养生、体验在昆明”的主题,实施政府主导型和旅游精品战略,以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实现由数量扩张到质量效益统一,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休闲、康体、娱乐、商务、会展复合型旅游的转型,实现旅游二次创业。

以高水平的规划指导景区景点建设,引导、推动民营企业参与优势资源和项目开发,打造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世博园、阳宗海、环滇池旅游圈、轿子雪山、安宁温泉六大景点,把昆明建设成国内外重要的观光、休闲目的地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休闲度假胜地。推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文化内涵。开发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专题旅游,规划建设九乡、石林、汤池、沙朗等一批旅游小镇。

强化旅游宣传促销,精心策划和实施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营销项目,加强节庆和专题活动促销,提高昆明的国际知名度。推进旅游企业改革,禁止国有资本投向酒店、旅行社,支持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参与现有企业的重组改造,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大力发展会展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会展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一批会展企业,完善会展基础设施,增强会展服务功能。配合省把昆明进出口交易会打造为集商品和服务贸易、投资洽谈、文化与技术交流和专题论坛为一体的精品盛会,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品牌。整合社会各种资源,改革会展管理和办展模式,推进会展业的市场化、产业化,把会展业培育成新的优势产业。

asd

二、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制定政策措施,完善法规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文化企业管理机制、市场运行机制、投融资机制、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大力培育文化市场,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市场竞争强的龙头文化企业。坚持项目带动,围绕培育广播影视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体育服务业、会展文博业、民族民间艺术品创作业、现代传媒业、艺术教育培训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等九大文化产业,实施一批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文化产业项目。到2010年,形成以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多种所用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体系完备、结构合理、竞争有序、市场繁荣、效益显著,具有现代都市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成为我市新的经济支柱。

三、优化提升商贸业

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改造和提升传统商贸业。主城区一环路以内重点改造建设六条特色商业街和九个商业区,主城二环路以内控制发展大型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大型超市以及批发市场,重点发展特色店和精品店。居住人口5000人以上的社区均要建设相应的商业网点,发展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超市和便利店。鼓励大型流通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合资经营,实现流通企业的规模扩张。采取连锁经营方式改造提升农村市场和代销店,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依托,构筑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主的物流设施平台,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以政府引导、协调、扶持为主的物流政策平台,加快金马~阿拉现代物流中心区、东城国际铁路集装箱物流园区、昆明航空港物流园区、安宁重要生产资料及磷化工产品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初步形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物流中心基本框架。

五、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重点抓好产业、市场、企业、政府、公共信息等重点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建设国家统一坐标系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数字昆明,加强网络应用系统平台的建设,开拓信息服务新领域。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网络接入和信息咨询等增值服务。加大信息服务业人才培训工作力度,逐步建立完整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

六、促进房地产业稳步发展

强化规划对房地产业发展的调控作用,合理确定土地供应规模和结构,适度控制城市中心区房地产开发,引导房地产向新区移动。合理安排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建设,推进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实现住房的梯度消费,建立面向大众的房地产市场。完善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居住水平。鼓励县(市)区积极发展房地产业,以满足人口转移和消费升级换代的多种住房需求。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规范土地市场,政府控制一级市场的开发和供给,管好、激活二、三级市场,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健全市场中介组织,完善交易规章,增强市场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七、推进金融服务业发展

以防范金融风险和保障金融安全为前提,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重点,逐步降低国有资本在金融业的比重,放宽行业进入限制,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企业的发展。支持各种金融机构在昆明落户或开设分支机构,开拓国际金融业务,拓宽消费信贷领域。发挥地方金融协调管理机构的职能,推进政银企合作。培育发展资本市场,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担保体系,推动民营企业、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信用担保领域。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保险公司,形成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优化各类社区服务资源配置,优先启动主城区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化建设,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抓好市、区、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和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的建设与管理,培育一批有实力、讲信誉的社区服务企业,推进社区建设和服务社会化、产业化。


第六章  努力建设宜居城市

围绕构建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战略目标,举全市之力,在新城建设上取得突破,加速人口、生产要素和产业向新城集聚。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为切入点,改善城市面貌,提升主城功能,努力建设宜居城市。

一、聚焦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建设

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基础先行、成片开发、合理布局和完善功能的原则,倾力开发建设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启动西城、南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呈贡新区。高水平规划和实施30平方公里核心区开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新区开发模式,采取公司化运作方式,完成核心区城市道路、供排水、煤气、环卫、电力、电信等市政设施建设,配套建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主城到呈贡新区高速公路,启动轨道交通和环湖公路建设,形成主城到新区的快速交通系统。加快市级行政、商务、教育等新区主体功能的建设,完成市级行政中心和首批高校搬迁,形成高校发展的新区域。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滇池旅游度假区在呈贡新区开发的产业片区初具规模。通过五年的开发建设,初步构建新区现代物流、商业中心、新型工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初步形成以行政、教育、文化、商务、居住等功能为主的现代化新城区。到2010年,新区核心区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

空港经济区。配合省完成新机场的征地、拆迁、移民工作,加快外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推进空港物流产业核心区的开发建设。力争2009年建成新机场,成为西南地区枢纽机场和我国重要的门户枢纽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3500万人次。采取BOT方式建成新机场高速公路。同时,依托航空港,优化和完善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序推进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投资临空物流业、服务业和加工业。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提升主城功能

  按照高标准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以交通、园林绿化、水污染防治、城市综合治理等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创建国家园林、环境模范和卫生城市目标,初步展现山水园林城市风貌。

(一)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配合省完成昆安高速、西部交通枢纽工程、西北、西南国道绕城公路、108国道高速公路建设;完成高海高速公路、九—石—阿二级公路、龙—东—格公路建设。建成国道东连接线和南连接线,形成过境交通的绕城系统和快速便捷的进出口交通体系。配合铁路部门完成火车南站南广场、沾昆和昆广复线提速扩能改建工程,加快昆南集装箱节点站建设,做好铁路与城市主干道交叉道口平改立工作。开展市郊列车前期工作,力争启动建设。调整和优化主城客运场站布局,完成城区公路客运站搬迁和换乘中心建设,形成昆明城区公路客运主枢纽格局。

加大主城路网改造建设力度,完成二环快速系统改造和广福路改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构建三环交通体系。市区合力,实施主城交通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完成西坝路、昆沙路、7204道路改扩建、金马路下段等重点工程,改造一批次干道,打通断头路,形成主、次干道城市交通路网。加强交通管理,优化路网交通组织,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明显改善交通秩序。

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设立专项资金,市、区两级每年土地出让收益的5%优先用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主要投入公交专用线、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公共交通线网,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重点完成火车北站至北市区公交场站、黄土坡至眠山等公交专用线建设。推进快速公交BRT前期研究,力争建成一条BRT新公交专用线。新建海源寺、眠山等五座公交停车场。“十一五”末,公交专用线达到60公里以上,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0%。尽快完成轨道交通线网和建设规划,并抓紧主城区轻轨一号线前期研究,力争国家批准启动建设。

(二)实施“三创”工程

围绕提升“春城”城市形象,改善城市面貌,实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程。科学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主城核心区为重点,“点、线、面”相结合,市区联动,多渠道增加园林绿化投入,大幅度增加城市园林绿地。打开临街单位封闭式围墙,扩大屋顶绿化、立交桥立体绿化、小区绿化;沿城市干道和主要入湖河道,实施沿线绿化工程,新建城市道路严格执行绿化带规划建设标准;市和四城区建设一批大型绿地和园林公园。“十一五”期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以上,绿地率达31%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7.5平方米以上,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

围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施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程。以城市水环境治理、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噪声控制、垃圾处置等方面为重点,加快滇池河道综合整治,工业废水治理,提高居民小区生活废水集中处置,大力开展节水和再生水回用,推进工业企业废气治理,控制城市粉尘污染,加强面山绿化和水源保护。力争2008年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

围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实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程。以改造城中村、治理城郊结合部脏乱差现象和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置为重点,采取搬迁、建筑规范和环境设施改造等办法,有序有力推进城中村改造;2006年至2008年,每年新建垃圾中转站25所、公共厕所100座;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东、西郊垃圾焚烧处置场,力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三)完善城市功能

重点完善主城区及县城、中心乡镇市政设施。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完成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完善主城供水、输配水管网,2006年实现试通水目标,新增日供水能力60万吨。抓紧利用亚行贷款清水海引水调水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启动建设。保障城市供电,加快主城南部中心变电站及相应的输电、配电线路和主城电缆入地工程建设;加强六大产业片区和县(市)区工业集中区变电站和电网建设。保障城市供气安全,完成虹山煤气储备站搬迁,改造城市煤气管网。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未来网络建设为重点,继续建设和完善具有先进水平的通信基础设施。建立智能化的直接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社会公众服务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地理信息平台,为“数字昆明”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争取国家批准建立云南区域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的相关工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条件。以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电信论坛为契机,逐步实现与东南亚各国的网络连接。加强基础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加快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创新,整合各类政务网络资源,完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加强政务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应用,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积极启动建设金宏、金盾等“金字号”工程。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试点推广普及,实施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加强规划管理

推进“阳光规划”,做好2004~2020年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抓好城市(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及时公开城市规划信息,实行城市建设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满覆盖。做好涉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风景名胜区和生态资源保护、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公共利益的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规划。重视保护体现传统风貌的传统街区和建筑,实施保护文明街、甬道街传统风貌区,保护好西山、大观楼等景区景点。城市道路和供排水、能源、环保、电信、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破除部门分割,在统一规划基础上协同建设,减少盲目填挖和拆建。合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管理。认真搞好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的合理规划布局。

(二)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解决好市、区的管理职能定位,明晰市、区政府城建城管职责,建立和完善市、区、街道(镇)合理分工的城市综合执法体系。严格按程序执法,加强监督,增强城管执法透明度。推进城市管理向社区延伸,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合理配置现代管理手段和设施,积极推行“数字城管”,建立先进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公共秩序和社会安全维护系统,健全城市防空防灾减灾预警和应急救援系统,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科技含量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精确高效的城市管理。


第七章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区域间的资源整合、产业互动,增强县(市)区的经济增长功能、人口承载功能和生态保障功能,提高区域整体水平,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一、优化发展布局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状况、内外经济联系等因素,按照优化整合、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的分类,科学界定主体功能区的定位。

(一)优化整合区域

国土开发密度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的主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和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二)重点开发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三个开发区、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安宁工业区、省级工业园区和县域工业聚集区,推动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口布局联动发展,为未来大项目规划选址预留发展空间。发展新型工业、特色产业,成为支撑未来全市经济发展和集聚人口的重要载体。

hjh

(三)限制开发区域

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清水海等重点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的东川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和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实行保护优先,发展可承载的生态农业,引导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

(四)禁止开发区域

依法设立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批准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等,禁止任何开发建设。

二、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就业保障、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政策措施一体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要覆盖城乡。产业发展向园区集中,使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安宁、呈贡和其他8个县(区)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城乡政策一体化。根据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划分为三大板块,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差别对待、体现特色的原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发挥四城区、安宁市和呈贡县“领跑”作用

体现加快发展,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镇)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规划建设一批中心镇、中心村,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和城乡政策一体化,发挥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五华区  依托中央商务区做强现代服务业集群,依托红云现代卷烟配套集聚区培育现代卷烟配套业集群,依托王家桥工业集聚区壮大生物制药业集群,培育机电五金配套业集群,依托沙朗特色农业旅游小镇培育特色旅游农业集群。

盘龙区  优化旅游服务、金融保险、信息、文化和现代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巩固提升烟草配套、现代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以白塔路和北京路延长线为中心,打造两大商业圈,构建现代新昆明的主城商贸副中心区。加大对松花坝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力度。

官渡区  依托区位优势,促进产业集中连片,在连接新昆明北城至东城的东南区内重点发展房地产、文化旅游、康体休闲和社区服务业,在与空港经济区相邻的东北产业区内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高端加工制造业、包装印刷业等新型工业和新型都市农业。

西山区  建设海口工业园区、长坡现代工业、物流中心和眠山新区,重点发展光机电、磷化工、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依托金碧路、螺蛳湾和大商汇,打造昆明第三个商务中心;以远山近水为依托,打造高品质的“草海生态旅游文化圈”。

呈贡县  全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完成“规划、征地、拆迁、建设、就业、招商、融资”七大任务。重点建设洛羊、吴家营、斗南、大冲、果林、雨花、乌龙、大渔、七甸与马金铺、环湖湿地等十大片区,打造亚洲花都、现代物流中心、云药基地、新型工业加工区和信息产业基地。

安宁市  强化工业强市战略,服务和配套大工业,重点发展钢铁、磷盐化工、新型建材产业和饲料产业,在全省率先实施工业反哺农业;高起点高规模建设龙宝寺物流中心,打造温泉旅游度假精品区。把安宁建成环滇池经济圈绿色工业强市。

(二)推进石林、宜良和晋宁积极“跟跑”

依托资源优势,抓住新城建设和旅游转型机遇,重点扶持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石林县  实施旅游立县战略,创建世界一流景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坚持以旅哺农、以农促旅,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走生态工业道路,促进旅游和工业互动发展。

宜良县  实施农业稳县战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优质稻米、烤烟、花卉、无公害蔬菜和以鸭为主的畜禽等特色产业;加快九乡、阳宗海等景区建设,以大旅游促进大发展。

晋宁县  培育磷化工、文化旅游、光学仪器机械加工制造和特色农业四大支柱产业。打造“中国磷都、郑和故里、古滇文化”三个品牌。全力配合做好启动南城、西城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

(三)加大北部五县区“助跑”力度

落实优惠政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扶持政策,加大以交通、水利、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能源、重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强化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治理,改善社会事业发展条件,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力争北部五县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化水平由13%提高到25%。

东川区  依托再就业特区,抓好特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入驻企业创造良好条件,提升矿冶传统产业,构建东川新型工业区。发展冬早蔬菜、经济林果等特色农产品。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开发红土地、泥石流等旅游资源。打好扶贫攻坚战,构建和谐东川。

嵩明县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培育水产、花卉、蔬菜和畜禽四大优势产业。以省级杨林工业开发区为龙头,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强化水源区的保护,着重开发旅游产业,把嵩明建成绿色经济强县。

富民县  按照“稳农、强工、增特色”的思路,发展绿色、无公害生态农业和“名、特、优、新、稀”产品,做大做强钛化工产业,提升冶金、磷盐化工、建筑建材、造纸等产业,建设绿色家园与和谐富民。

禄劝县  培育烤烟、林果、矿电、畜牧、旅游五个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配合做好乌东德电站建设准备工作,高度重视云龙水库径流区水源保护。开发轿子雪山等旅游资源。加大扶贫开发,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寻甸县  重点培植粮、烟、畜、薯、果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蔬菜、花卉产业。着力打造金所、塘子、先锋三个工业集聚区,创建羊街、倘甸两个农特产品加工贸易集聚区,实施生态、红色、休闲度假三大旅游品牌工程。力争把寻甸建设成为现代新昆明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新兴的重化工、能源基地。

三、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方针,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增加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资金投入,建设一批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民族地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优先安排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性项目。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帮助民族自治县的每个乡镇和民族乡培育1~2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带动作用较强的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建立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搞好扶贫开发,做好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转移输出工作,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民族贸易企业的税收减免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以及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的贷款利率优惠和技改贷款贴息政策,扶持民贸企业和民族定点生产企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

合理引导人口集聚,走循序渐进、节约集约用地、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布局调整。

(一)完善城镇体系

主城重点发展商贸、旅游、科教文化、会展、金融保险和信息服务业。逐步降低中心城区生活、居住、行政用地比重,缩小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规模。完善新区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创造条件,启动西城、南城两个副中心。充分发挥县城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抓好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及绿化、环卫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县城服务功能。根据历史文化、资源区位条件,找准发展定位,实现分类指导,集约发展特色中小城镇。重点发展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城镇,沿交通线和交通节点,有选择地发展农工贸一体化或工业主导型小城镇,争取列入全省10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规划。

(二)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

对就业适应能力较差的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就业适应能力较强的进城务工人员,遂其意愿转为城市居民,公平享有城市居民的权利。对因建设需要,集体土地被完全征用后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逐步转为城市(镇)居民,妥善解决其居住和社会保障问题,提供就业培训和最低生活保障。通过广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农村劳动者成为有素质、有技能、有专长的现代产业工人或服务员工,有能力在城市(镇)安家立业。


第八章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增加政府的投入,创新服务模式,初步构建覆盖城乡、分布合理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本社会服务的保障能力。

一、优先发展公共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市教育水平接近国内发达地区水平,高水平、高质量巩固“两基”成果,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

(一)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布

局结构调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层次,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新建和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重点改善农村和民族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十一五”期间,排除农村中小学危房8万平方米,每年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30所。努力创造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两免一补”范围。从2006年开始,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免收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农村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寄宿生活费补助。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全市小学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二)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优化教育资源,实施优质普高扩招工程,解决读高中难的问题。扩大现有15所省一级完中规模,形成全市优质高中的主要群体。新建12所、改建50所高中学校,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和水平。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与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就业结合起来,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所有高中阶段学校设立“助学金”,对困难家庭学生给予学费补助或减免,确保每个困难家庭子女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确保每个能考上大学的学生都不因贫困而失学。到2010年,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增加到8万人以上,高中阶段教育职教与普教大体相当,高中阶段在校生增加到18万人以上,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

(三)支持发展高等教育

配合省完成在昆高校搬迁、“211”工程和省属重点大学建设工程,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培训中心。依托广电、电信等社会资源,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大力推进社区教育,促进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建设学习型社会。

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

坚持以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宗旨,以促进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强化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为主线,深化卫生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保障群众基本医疗的基础上,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努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全面提高卫生综合保障能力。到2010年,基本实现卫生资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基本达到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平衡;逐步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在14个县(市)区全面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尚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困难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全部纳入医疗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

(一)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调整医疗卫生资源,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调整医院布局,适应人口分布和居民医疗卫生需求的变化,重点建设一批体现云南特色、具有学科优势的市级现代化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建立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紧密型合作的方式,支持农村卫生,带动全市医疗质量的提高。县(市)区医院要完善科室设置,县中医医院要加强中医特色和专科、专病建设,提高诊疗技术水平,承当指导基层卫生院的任务。

(二)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在城市建立市、区、社区三级防疫网络,在农村建立和完善县—乡—村或社区防疫网络。抓好艾滋病、禽流感、结核、肝炎、鼠疫、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强化各项防控措施,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加强监测和督导检查,落实各项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处理疫情,确保不发生传染病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三)健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每3~5万人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一五”末,完成四区8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全市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10个,覆盖人口约350万人。实施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确保每个村委会都有一个卫生服务中心(站、室)。“十一五”期间,新建600个村卫生室,改建300个村卫生室。

(四)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防治重大传染病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立覆盖市、县(区)、乡(社区)、村四级卫生应急监测、防控和处置网络,完成12个县区医院传染病区(感染科)建设项目,组建19支应急救治队伍,提高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规范和完善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医院药品批零差、大型设备检查治疗费、高值医用耗材费用。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平价药品“惠民工程”,控制不合理医药费,减轻群众负担。建立500张病床的“惠民医院”或“惠民病房”,为困难人群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最基本医疗服务。建立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为特困人群解决就医问题。

(五)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原则上政府对卫生的支出增长不低于同期同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科学确定市、县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规模和结构,严格管理,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市级医院推行知名医疗专家年薪制,医院领导干部岗位绩效工资制,职工实行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相结合的薪酬制度。加强公立医院收支管理和人员分配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个人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把公立医院真正办成为群众提供优质、低价服务的公益性医院。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社会非营利性或营利性医疗机构,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三、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加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文化阵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逐步转换为企业,除代表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和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院团重点扶持外,一般专业艺术剧团转制为企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国有艺术院团改革,加大财政投入与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相结合,搞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

(二)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掘民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推动滇剧、花灯、民族歌舞、民间民族音乐等的继承与创新。发展面向基层的文化事业,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市民文化生活。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为龙头,发展基层和农村文化事业,推进文化带(长廊)、“知识工程”等文化重点工程建设,扶持官渡区、石林县、禄劝县建成特色文化县(区),五华区、西山区建成县(区)域文化示范区。2010年,市级文化先进县稳定在全市县(市)区的50%左右。

加强对历史街区、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全面维修和保护全国重点文物,基本排除文物保护单位险情。加强文化市场和互联网管理。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

(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设一批具有昆明特色、民族风格的现代文化设施。配合省建设广电影视文化基地、省博物馆、省民族大剧院,完成市级图书馆改造,启动聂耳音乐厅、市博物馆(二期工程)、文庙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中心恢复重建工程及呈贡新城区数字化图书馆工程。加快全市各级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步伐,全面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联网工程”,完成市、县(区)、乡(镇)、村的四级共享网络建设,做到县以上都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都有文化站。推进城镇有线电视数字化,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昆明人民广播电台在昆明地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完成10个县(市)区有线电视数字转化。

(四)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力争成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城市。抓好昆明市体育学校搬迁、残运会主馆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与现代新昆明新城区配套的“体育健身中心”。实现全市1330个行政村体育健身路径“村村通”。实施备战奥运昆明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工程,以提高完善海埂、呈贡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重点,构筑全国一流水平的、集高原和平原为一体的综合高原训练体系。筹办好2007年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四、加强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倡导优生优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继续实行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强贫困地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改扩建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11个,扩建26个乡镇中心计划生育服务所,改扩建50个普通和20个简易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增强市县乡三级服务能力。积极宣传、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逐步扭转人口性别比失调状况。

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增强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以及老年公共设施建设,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户籍地与居住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系。完善暂住人口IC卡管理、出租房管理等制度,完善流动人口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方法,健全以社区为依托的流动人口管理平台和服务网络。


第九章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着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治理,树立全民节约意识和全民环保意识,建设集约、清洁、安全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一五”末,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1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草海水达到景观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2%以上。

一、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利用

(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平

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科学修编昆明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合理安排各业各类用地。建立严格科学有效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实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行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作为重点,坚持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结合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土地整理,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控制在35万公顷以上(不含退耕还林减少量)。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与中心村集中,促进分散工业向工业集中发展片区集中。盘活土地存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控制指标要求,科学配置城乡建设用地。城市(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110平方米范围内,全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12.3万公顷,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2万公顷以内。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现行土地征用程序,健全土地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提高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程度。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用水管理

依据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约保护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大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各种节水措施力度,推进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城市节水工作,保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滴水质达标率大于96%。创建节水型城市。严格执行各行业耗水标准,抓好冶金、造纸、化工等高耗水行业废水处理再利用。推广节水器具和设备,鼓励再生水、冷却水、工艺用水循环使用和再生利用,促进废水资源化。推广滴灌、喷灌等农业新型灌溉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资源,关闭一批擅自开采地下水的单位。

推进水价改革,加强水价成本监审,建立有利于节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调节机制。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做好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清水海等水源保护区地方立法,建立保护长效机制,加强水源地区内的旅游、畜禽和水产养殖活动的监管,保护好饮用水源地。坚持“以水养水、以水养林、以水扶农”的原则,推进水资源商品化改革,配套改革城市用水机制,通过水价调整征收水资源费反哺保护区。

(三)加大节能力度

以工业节能为重点,突出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和年耗能5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促进节能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实现技术节能。强制淘汰高耗能工艺和设备,关停5万千瓦以下的燃煤机。积极推进余热余压利用、热电联产、建筑节能、绿色照明、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政府机构节能等重点节能工程。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四)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

建立严格的矿产资源开发准入制度,规范矿业权市场,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对磷矿等优势矿产资源实行全市统一管理,实施开采配额和开采许可证制度。依法关闭破坏资源、布局不合理、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和冶炼厂。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实行资源资产化管理制度,建立资源消耗大户强制性储备制度。不断加大政府对矿产资源地质调查和勘探投入。鼓励企业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促进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强化矿产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回采率和利用效率。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推行绿色生产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政策、财税政策和技术标准,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行强制性淘汰。引导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促进企业技术升级,生产和使用环保型产品。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以产业链为纽带,引导企业之间的生产链接和循环生产。制定行业能耗标准,重点加强冶金、化工、建材、火电等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资源消耗使用管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进安宁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重点抓好滇池流域年废水排放量大于1万吨的企业清洁生产。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二)推进绿色利用

限制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过度包装,加强废旧汽车、废旧轮胎、大型家电、电脑等回收行业的规范管理,推行再制造工程。实行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建立生活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体系,提高废旧金属、废旧电池、废玻璃等可再生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提高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三)倡导绿色消费

政府采购优先选用节能、节水、再生利用产品和简易包装产品,推广使用节能灯具。鼓励居民建立绿色消费观念和绿色消费方式,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阶梯水价等综合措施,促进居民理性消费,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三、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治理

(一)搞好生态建设

实施生态功能区分级控制,在江河源头区、重点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区,实施生态功能保护区示范工程和监管建设。2010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比例大于30%,占国土面积的10%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创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乡镇,加大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前期工作的投入和技术支持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生态县(市)区,推动一批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建设生态乡镇。加快滇池面山绿化和商品林基地建设,继续抓好阳宗海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计划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110万亩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40万亩,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十一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1平方公里。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推进清洁生产,治理环境污染,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二)加大滇池污染治理力度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全力推进滇池污染治理工作。以草海治理为突破口,实施截污、清淤、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完成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盘龙江等主城入湖河道截污和综合整治等重大工程,使草海水达到景观水要求。完成滇池东西岸截污工程,实施“退塘还湖”和生态湿地建设,加强湖滨带的保护与恢复,基本建成环湖截污系统。实施滇池底泥疏浚二期工程。建设和完善滇池流域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入湖河道口、污水处理厂和重点监测污染企业安装在线监测仪。强化滇池综合治理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健全三级管理、两级网络的长效管理机制。争取到“十一五”末,滇池入湖河道和湖泊水质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质逐步改善。

(三)强化环境治理

优先建设城市排水管网,完善配套污水收集系统,开展污水资源化和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采取“自然型护岸”综合治理城市河流。重点治理背街小巷和城郊结合部的脏乱差,改造城中村,拆除违章建筑和临时建筑。逐步搬迁主城二环路周边批发市场和客运站,完成东、南二环改造和综合整治。治理机动车尾气,建成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系统,城市规划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96%。推进“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安静小区”、“绿色工地”等建设,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以推进农村改水、改路、改厕、改灶和改造住房为重点,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镇活动。


第十章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向关键领域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倾斜,聚焦优势产业,围绕烟草、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有色金属、磷盐化工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通过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选择的开展原始创新,实施一批产业链长、关联性强、影响重大的项目,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科技支撑。建设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光电子产业基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以动植物优质新品种选育及开发、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技术开发、实施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工程为重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在滇池污染治理、循环经济发展、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工程和科研项目。

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着力搭建科技投入、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科技孵化、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发挥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作用,采取定额补助、配套经费、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等多种科技资金配置形式,引导企业增加自主创新投入。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吸引金融机构、企业财团创办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提供支持;支持一批成长性强、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全面提升我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大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力度,形成省、市、县(区)科技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两个开发区的科技孵化能力,支持大企业建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孵化器;落实市政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的科技合作协议,积极引进各类创新人才和核心、关键技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重点推进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发挥作用的创新环境。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优化科技资源结构,合理配置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力量,突破部门、地区、产学研之间的条块分隔,整合科技资源,调整内部组织、人员和专业结构,实现企业化运行机制,建立更加开放的研究开发体系,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机制,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境外风险资金,使资本市场成为科技发展的有力支撑。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专利技术实施率,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积极推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办法,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引导、市场化分配为主的科技激励机制。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围绕现代新昆明建设重点,加强人才资源建设,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紧缺人才引进工程”、“民族贫困地区人才振兴工程”、“科技之光服务工程”,加强高素质、高层次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乡土人才等五支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人才总量,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知识水平和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内容,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活动,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创新教育机制,加大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每年组织一批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培训,提高党政人才执政水平;开展以公共管理核心课程为重点内容的8+X培训,每年选派一批有发展潜力、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和新录用到机关工作的优秀大学生到基层挂职锻炼或到发达地区学习培训,公开招聘有基层实践经验的博士、硕士等高素质人才到党政机关任职,增强党政人才的执政本领。制定吸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来昆任职和让其享受市民待遇的具体办法,用活驻昆中央和省属单位的人才资源,引导企业培养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探索建立社会化、行业化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机制,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积极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基本建立起适应昆明经济发展、技能优良、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重点加强技师、高级技师、下岗人员和城乡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到2010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数量达到10万人,每年完成7.5万人次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知识、适用农村发展形势的新型人才。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建立城乡统一的人才信息库、人才信息发布制度和人才信息共享平台。打造人才创业平台,鼓励各类人才在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投资创业。重视发挥昆明籍在外人才的作用。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完善人才管理体制、人才市场体系和服务设施。建设人才市场,搭建人才吸纳平台。初步建成与现代新昆明建设相适应,面向西部、“泛珠三角”地区和东盟的区域性人才交流中心。


第十一章  加大改革创新,提高开放水平

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条件和环境。统筹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坚持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不断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新动力。

一、建立适应现代新昆明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落实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责任,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完善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新闻发布和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的公开咨询、社会听证和公示等制度,让人民群众更加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审计监督,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

(二)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贯彻落实国务院《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大力推进投资市场化进程,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搞好土地经营,实现土地的最大升值,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盘活现有基础设施存量,广泛挖掘城市无形资产的潜在效益,积极采用BOT、TOT等国际通行模式,扩大社会投资的范围,减轻政府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重点建设和重点企业。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进一步减少对企业投资的行政审批。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熟练掌握投融资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三)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落实中央和省、市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清理和废止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实行“非禁即入”,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使其成为自主创新、外贸出口、引进外资和“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考核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集中。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深化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快配套改革步伐,认真解决好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扩大企业领导人实行年薪制范围,探索和完善对企业实行包括股权、期权等多种方式在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五)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专业批发市场。积极推进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建设。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加强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健全信用监督和信用服务体系,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重视培植地方财源,切实增强县(市)区的发展后劲和活力。实施财政激励政策,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市、县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强化税收征管措施,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构建以税收为主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发挥金融部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建立健全信贷、投入、管理、偿还的运作机制和信用制度,吸引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的银行资金投入现代新昆明建设。

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生命线,实现招商引资新跨越。 “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比“十五”末翻两番以上。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鼓励外资进入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设施领域以及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吸引外资。支持大企业通过并购、国有股减持和出让、资产出售等方法与国内外企业合作,进行产业集聚式招商和配套招商。加大定向招商力度,重点推进美欧、港澳台地区、东盟及珠三角沿海发达地区招商,突出抓好机电、生物资源开发、农业、信息和商贸旅游等产业,引进关联度大、集聚度高、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

提高招商项目质量。把三个开发区和省级工业集中发展片区、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东川再就业特区和县区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重点投向六大产业片区,提高工业引资规模和质量;抓好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和中介咨询等领域的招商引资,提高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

扩大间接利用外资规模。加强与外国政府和国外金融组织合作,开展与亚洲开发银行在城市建设领域利用国外贷款新的合作机制。鼓励各县(市)区在环境、生态、教育、卫生等领域,以及符合条件的企业合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商业贷款。

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严格实行招商引资问责制,建立招商引资绩效考核责任制和项目跟踪服务,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实行目标考核奖惩激励机制,确保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成功。营造优质、高效、规范、公正的政务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不断改善招商引资环境。

(二)扩大对外贸易

支持生产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快自营出口步伐;引导上规模的出口企业在国外设立各种类型的销售和研发中心,逐步实现自营贸易对代理贸易的替代;鼓励外贸公司走工贸结合的道路,实现贸工优势的互补,培育民营外贸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规模。

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光机电、磷化工、生物制药和蔬菜、花卉、马铃薯等农特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提高工业制成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引导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的行业和企业进口先进设备和技术。力争工业制成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进出口的比重由90%、19%提高到95%和30%以上,农产品出口95%以上产自基地。培育和发展10个出口500万美元和10个出口上千万美元的企业。

鼓励企业以多种贸易方式开展业务,扩大来料、进料加工和对外承包工程货物出口,力争加工贸易由15%提高到30%以上。支持企业“走出去”,采取到外开办商品交易会和投资办厂方式带动出口,利用境外资源,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累计兴办境外投资项目10~15家,力争对外投资增速每年保持在20%左右。

(三)加强区域合作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按照推进合作、加强繁荣、发展昆明、服务全省的思路,充分发挥昆明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以交通相连为基础,积极开展与东盟地区的经贸合作,主动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进程,使昆明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战略节点。

加强与东盟的产业合作,发挥昆明在农业、矿产开发、制造业等方面的优势,鼓励企业到周边国家投资,积极推动旅游、贸易等方面的双边合作。在昆明构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合作办事的公共事务平台和商贸企业办事机构平台,争取“10+1”、东南亚、南亚区域性国际组织在昆设置常驻机构。

加强国内区域合作。继续开展滇沪合作,加强与各经济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市场开拓、生态环境保护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承接泛珠区域发达省区转移的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吸引区域内的企业到昆投资办厂或联合经营,加快我市旅游、生物资源、化工、冶金等优势产业的开发,提升我市产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利用广交会、珠洽会等区域合作平台,促进我市的优势烟草企业、冶金和化工企业整合区域内的资源和企业,发展昆明“跨市、跨省经营”企业,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与输入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合作,共同构建劳务市场信息平台,不断扩大我市劳务输出规模。通过实施区域内的重大交通、生态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


第十二章  努力构建和谐昆明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现代新昆明的重要保障。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加注重社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公共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积极推进和谐平安昆明建设,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把扩大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统筹城乡就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十一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东川、海口镇地区下降到9%以下。

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责,加强指导和服务,加大投入,建立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落实和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的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加强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完成市级中心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县(市)区劳动力市场,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由流动。

建立健全职业需求预测及信息发布、失业登记、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机制,逐步实现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的全程信息化。做好特殊群体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工作,包括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复退转军人安置工作,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完善企业裁员机制,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指导培训力度,着力改变东川区、海口镇等地区高失业状况。

贯彻落实《劳动法》,严格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强对各类职业中介行为的监管,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维护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容量的旅游、环卫、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及社区服务业。推行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增加社会保障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扩大社保覆盖面,基本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系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合理确定保障的标准和方式。

shiyiwu - 副本_05_副本

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实行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分账管理,在保证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支付的基础上,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积极稳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的并轨工作,依法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将困难企业纳入参保范围,加大对非公经济组织及灵活就业人员的扩面力度。将外来务工人员工伤、住院医疗等纳入保障范围,建立多层次的工伤保险体系。在四城区和安宁市初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范畴,逐步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生育保险待遇及给付标准,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到2010年,昆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0.5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1.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2.54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万人(其中:被征地并完全失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万人)。

三、改善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

关心和重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济和医疗救助制度,基本解决4万贫困群众的生活问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线、最低工资线等各条社会保障线的动态调整机制,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的收入水平。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力度,采取货币补贴、实物配租、租金核减等措施,切实解决好2.3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的福利保障水平,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四、提升公共安全水平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提高社会风险防范意识,确立政府在防范和控制社会风险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政府统一协调,制定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统分结合、职责明确、功能全面、灵敏高效的预防和应急救援机制。加强气象、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及动态监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紧急救援体系建设,增加后勤保障的技术和装备投入,提高紧急救援能力。强化对药品、食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深入开展煤矿、非煤矿山、道路和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等安全专项整治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切实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和措施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问责制度和黄牌警告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加强交通监管,减少交通事故。

高度重视“禁毒防艾”工作。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堵源截流,标本兼治。健全社会帮教监控体系,推进“无毒社区”、“无毒村寨”等创建活动,坚决遏制毒品渗透和毒品犯罪上升势头。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扩建市强制戒毒所和迁建市劳教强制戒毒所,扩大县区收容戒毒所的规模,提高治疗服务水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行为干预,增进人文关怀,建立完善监测体系,切实做好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坚决遏制毒品和艾滋病的蔓延,保障公众健康。

五、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健全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以开展民主法制村和民主法制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城乡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逐步建立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民族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推进依法治市。以社会转型时期和新昆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不断加大地方立法步伐。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依法治官、依法治权,实行阳光工程,将党政机关的职能、办事规定、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告知承诺制度、综合受理制度以及投诉举报途径向社会公开。强化执法监督,构建党的机关监督、权力机关法律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党外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多层次和层面的监督网络。深化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保障,强化司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市民的法律素质。

建设“平安昆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和长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黑恶势力及有组织犯罪,重视解决“两抢一盗”等侵财性犯罪多发问题。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大力开展“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单位”等创建活动,增强群众安全感。加强对特殊群体科学管理和引导,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强化新形势下的对敌斗争,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落实反恐、防暴机制。

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爱国爱乡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市人民中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探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和感染力。以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为重点,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关心和支持国防军队建设,大力开展双拥工作,巩固发展军政民团结的良好局面。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文明风尚,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公民诚信教育,深化全社会信用意识,营造人人讲信用、个个讲道德的良好氛围。加强对新闻舆论、出版文化、休闲娱乐特别是新闻网站的建设管理。加大科普宣传,发展科普事业,建设市科技馆,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七、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观念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协调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提高社区居民和村民自治程度,创新新时期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模式,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

规范引导民间组织有序发展,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公益慈善、志愿团体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完善民间组织自律机制,加强改进对民间组织的规范引导和监督管理,实现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的良性互动。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高度重视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和公正,改进和完善信访工作,健全人民调解制度,畅通诉求渠道,健全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引导群众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及时处理好企业改制、征地拆迁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依法维护社会安定

加强统计建设。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加强基层统计调查和执法队伍建设,确保数据源头质量。完善统计调查与监督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和人文发展指标体系,衡量社会和人文发展水平,并作为考核政府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

本规划纲要一经批准,由昆明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为保障实现规划目标,必须加强和改善政府的综合调控,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规划实施机制,实施一批提升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的重大项目,合理把握规划实施的重点和时序,不断提高政府调控运行的能力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的水平。

一、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一)明确规划功能定位

本规划纲要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其它各类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为实现纲要的目标,市政府将组织实施就业和社会保障、城市基础设施、重点新城、社会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市级重点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保证重点领域规划目标的实现。各级政府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责,在实际工作落实好本规划纲要中的相关任务。

(二)强化规划衔接

建立发展改革、国土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衔接协调机制,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的相互衔接。年度计划要根据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结合年度经济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年度发展目标和宏观调控方向。通过合理安排年度财政预算、投资计划和土地储备及供地计划等,确保约束性目标如期实现。

(三)加强政策和制度对规划的保障

围绕规划实施,统筹协调经济、社会的各项政策和体制政策,形成机制、政策和制度的合力。完善产权、财税、行政管理、干部考核等方面的体制和机制,为规划实施搭建良好的体制平台。制定和实施的财政、产业、区域等各项政策,要服从和服务于本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战略重点。

(四)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考核评估机制

市发展规划主管部门要对规划实施情况和各部门在实施中应承办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向市政府汇报,必要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并提出评估报告,提交市人大常委会。本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到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它重要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与规划目标发生较大偏离时,由市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实施。涉及城市发展方向、规模布局等方面的重大问题,需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改革规划实施考核评价办法,突出对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方面的评价,引导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五)扩大公众参与

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市民广泛宣传本纲要,不断提高公众规划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和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进一步整合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健全宏观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及时发布各类信息,提高市场主体把握市场和科学决策的能力。让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实施的决策和监督。

二、组织实施一批提升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的重大项目

“十一五”期间,为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关系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市政府将推动或直接投资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一)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十一五”期间,初步提出市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98项,其中续建22项,新建76项,估算总投资990亿元,已完成投资176亿元,计划投资733亿元。

1、农、林、水基础设施项目

实施重点项目11项,其中续建4项,新建7项,估算总投资32.1亿元,已完成投资6.1亿元,计划投资24.1亿元。

2、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基础设施项目

实施重点项目4项,估算总投资185亿元,计划投资156亿元。

3、构建综合交通体系项目

实施重点项目24项,其中续建7项,新建17项,估算总投资426.7亿元,已完成投资117.7亿元,计划投资277.4亿元。

4、滇池污染治理项目

计划重点实施项目14项,其中续建3 项,新建11项,估算总投资93亿元,已完成投资2.7亿元,计划投资76.6亿元。

5、完善主城功能项目

实施重点项目14项,其中续建4项,新建10项,估算总投资182.5亿元,已完成投资42.2亿元,计划投资143亿元。

6、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项目

实施重点项目31项,其中续建4项,新建27项,估算总投资70.5亿元,已完成投资6.9亿元,计划投资55.7亿元。

(二)支持县(市)区和三个开发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各县(市)区和开发区“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投资3000万以上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74项,估算总投资208亿元,计划投资193亿元。

(三)配合做好中央、省属在昆投资重大项目相关工作

初步衔接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中央、省属在昆投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35项,计划完成投资644亿元。其中:续建9项,估算总投资90.9亿元,已完成投资35.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55亿元;新开工建设26项,估算总投资642亿元,计划投资58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