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市级预决算及“三公”经费

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昆明市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 昆明市财政局   2023-02-16 14:56   字号: [        ]

监督索引号53010003000010000


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昆明市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昆明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昆明市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市政府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批准的财政预算,面对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及大规模留抵退税减收等超预期因素冲击,迎难而上、顶压奋进,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障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兜牢基层“三保”底线、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

性区域性风险底线,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做出贡献。

(一)2022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0.8%、调整预算的102.9%,较上年决算数下降(下同)26.7%,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13.6%,加上级补助、调入资金、债务转贷等669.1亿元,收入合计1,174.3亿元。支出863.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9.9%、调整预算的102.3%,下降7%,加上解上级、地方政府债券还本等311亿元,支出合计1,174.3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4%、调整预算的102.5%,下降23.7%,加上级补助、下级上解等673.3亿元,收入合计930.3亿元。支出333.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7.1%、调整预算的102.7%,增长0.1%,加上解上级、债务还本等596.9亿元,支出合计930.3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4.9%、调整预算的100.6%,下降22.5%,加上级补助、债务转贷等687.9亿元,收入合计850.9亿元。支出234.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8%、调整预算的100.9%,增长2.2%,加上解上级、债务转贷等616.6亿元,支出合计850.9亿元。收支平衡。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影响导致收入下降;支出方面,大幅减收导致支出来源减少,相应减少支出安排。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46.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7.3%、调整预算的104.4%,下降67.6%,加上年结转、专项债务转贷等484.9亿元,收入合计631亿元。支出424.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1.8%、调整预算的99.5%,下降32.8%,加专项债务还本、结转下年等206.8亿元,支出合计631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4.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2.3%、调整预算的107.7%,下降72.1%,加上年结转、专项债务转贷等471.6亿元,收入合计576.5亿元。支出251.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0.2%、调整预算的102.5%,下降40.3%,加专项债务还本、专项债务转贷等324.8亿元,支出合计576.5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7.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3.6%、调整预算的109.5%,下降70.9%,加上年结转、专项债务转贷等453.2亿元,收入合计540.7亿元。支出208.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1.6%、调整预算的104.2%,下降36.5%,加专项债务还本、专项债务转贷等332.2亿元,支出合计540.7亿元。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收支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导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收,相应减少安排土地成本等支出。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8.1%,增长55.3%,加上级补助等1.5亿元,收入合计7.2亿元。支出3.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8.3%,增长1689.7%,加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等3.4亿元,支出合计7.2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4.3%、调整预算的107.8%,增长83.4%,加上级补助等1亿元,收入合计5.5亿元。支出2.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1.8%、调整预算的98.8%,加补助下级、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等2.6亿元,支出合计5.5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9.6%、调整预算的108.2%,增长179.2%,加上级补助等1亿元,收入合计5.3亿元。支出2.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1.6%、调整预算的98.7%,增长746.5%,加补助下级、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等2.6亿元,支出合计5.3亿元。收支平衡。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清算上缴历年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各市属投融资公司清算上缴历年股利股息收入,收入增长;对国有企业资本性支出增加,支出增长。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59.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7.8%,支出232.9亿元,完成年初完成年初预算的40.5%。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7.1亿元,加上年末滚存结余468.7亿元,年末结余495.8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变动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2022年开始实施全国统筹,并由省级统一报告。按照可比口径剔除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后收入完成年初预算的99.8%,增长2.4%;支出完成年初预算的100.4%,增长11.7%。二是社保缴费基数随工资标准提高、工伤保险恢复正常费率、城乡居民基金医疗保费筹资标准提高,收入增长;三是养老保险待遇提标、医疗费用增长、工伤保险省级调剂力度加大,支出增加。

5.市级其他地区预算执行情况

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亿元,下降16.2%;支出13.8亿元,下降15.6%。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1亿元,下降81%;支出4.1亿元,下降52.3%。

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亿元,下降21%;支出33.9亿元,增长14.9%。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8亿元,下降15.7%;支出10.1亿元,下降2.7%。

滇池度假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亿元,下降31.7%;支出11.8亿元,下降18.5%。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1亿元,下降71.8%;支出8.3亿元,下降15%。

阳宗海风景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亿元,下降29.6%;支出8.6亿元,增长3.8%。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2亿元,下降32.9%;支出3.3亿元,下降71.3%。

滇中新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亿元,下降38.9%;支出19.9亿元,下降22.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0.6亿元,下降98.5%;支出13.7亿元,下降70.9%。

空港经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亿元,下降30.8%;支出11.1亿元,增长14.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0.6亿元,下降67.2%;支出3.7亿元,下降40.3%。

以上预算执行情况详见《昆明市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均为快报数,待省财政厅批复我市2022年财政总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2年财政政策执行和重点工作情况

1.精准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落实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助企纾困稳住市场主体。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年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超300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215亿元,社会保险降费率、调基数减轻单位负担48.3亿元,行政事业单位落实房租减免0.6亿元,释放政策红利,“真金白银”帮助企业。统筹投入4.9亿元,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3亿元,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加大投入促进产业升级。统筹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0.8亿元,落实工业投资三年倍增行动,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产业项目。统筹投入7亿元,累计投入57.4亿元,为昆明产投公司注入资本金,支持扩大昆明市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规模,保障“8+N”重点产业链体系建设,促进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形成,培育财源税源新增长点。支持商贸推动开放发展。统筹投入12.8亿元,用于培育壮大第三产业,促进招商引资、自贸区建设和对外经贸发展。发放“彩云昆明消费券”,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形成政府补贴、商家让利的联动促销新模式,助力消费加速回暖。全力推动托管磨憨工作,加快清产核资,落实资金保障,支持高质量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支持办好会展活动和外事交流,增强开放发展新动能。夯实基础扩大有效投资。统筹投入27.9亿元用于“五网”和重点公共基本建设,加快实施“能通全通”工程,推进渝昆铁路建设,拓展航线网络,支持雨污分流治理、排水管网改造、滇池绿道建设等项目。发行新增政府专项债券174.4亿元支持65个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投入项目前期费4.7亿元支持308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聚焦科创激活发展动能。统筹投入科创和人才资金4.2亿元。支持“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推动省市一体化协同创新,保障重大创新项目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人才强市”建设,保障高层次人才引进、产业工人发展等。支持昆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设立昆明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巩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成果。

2.持续保障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民生优先,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市民生支出634.9亿元,占比73.5%,重点民生政策得到有力保障。支持稳定扩大就业。统筹投入4.5亿元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统筹失业保险基金,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45亿元,稳定岗位109.3万个。推动教育强市建设。统筹投入47.7亿元,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支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扩规提质、职业教育稳步提升和昆明学院转型发展。加快健康昆明建设。统筹投入30.7亿元,用于医疗救治、核酸检测能力提升、方舱医院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健全完善社保体系。统筹投入10.7亿元,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员供养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残疾人事业发展等,保障基本民生。统筹投入18.3亿元,严格落实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保障政策。统筹投入26.4亿元,加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财政补助,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推进医疗保险改革,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统筹投入9.3亿元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支持全民参保扩面计划,推进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改革。促进文旅事业发展。统筹投入8.9亿元,支持深化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传承、落实文旅惠企纾困政策、抓好旅游品牌创建、实施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推进传统旅游景区提升改造、广电事业和新媒体推广等。保障市域社会治理。统筹投入36.3亿元,支持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保障反恐维稳、禁毒、打击电信新型犯罪等开展和见义勇为表彰,支持“平安昆明”建设。保障食品安全、“质量强市”、营商环境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

3.高水平推进城乡建设,推动绿色协调发展

加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美丽乡村。支持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统筹投入23.6亿元,重点用于牛栏江补水、污水处理、滇池和阳宗海保护治理、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等,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城市形象品质提升。统筹投入9.5亿元,用于排水设施建设、道路景观亮化美化、市级公园免费开放、生活垃圾处置等项目,落实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成功入围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争取到首批中央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补助资金3亿元。统筹投入7.2亿元,用于老旧小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统筹投入14亿元,用于公共交通公益性补贴,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投入85.1亿元,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培育壮大地区特色产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投入农业保险1.1亿元,保障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

4.防范重点领域风险,确保财政安全稳定运行

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预警监测,完善财政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范财政收支运行风险。强化宏观经济运行研判,加强财税协调联动,建立财政收支运行常态化监测调度机制,依法依规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全市“三公”经费预算2.5亿元、下降7%,政府采购节约率5.1%。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结转结余资金和财政往来款管理。统筹资源、优化结构、保障重点,有效应对财政收支矛盾,确保财政收支平衡。防范基层财政“三保”风险。以全链条制度构建引领全过程管理,完善“三保”预算编制、执行监控、责任落实考核等制度,率先出台风险应急处置办法、建立舆情防控协调联动机制,打造具有昆明特点的“一县一策”管理模式,强化节点管控,有效防范化解潜在风险。拨付基层留抵退税专项补助77.8亿元(含提前下达拨付2023年预算的补助资金19.4亿元)、补助比例超过90%,市对下财力性转移支付13.9亿元、增长7.8%,增强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制定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三年行动方案,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激励办法,实施临时救助政策,帮助县区兜牢“三保”底线。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落实风险化解主体责任,强化到期债务风险“提示、预警、督办”措施,有效避免债务逾期风险。建立问责月报告制度,严格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坚决遏制违规举债。

5.加快现代财政建设,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监督,持续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加快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出台完善市以下财政体制落实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自然资源、应急救援、生态环境等5个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坚持绩效导向,强化事前管理和结果应用,让“绩效为先”的财政支出规则落地生根。对296个重大项目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完善,开展对10个重点项目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和240亿元项目重点绩效评价,将绩效管理结果应用作为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和资金下达的重要依据。加快预算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推进预算指标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核算管理改革,开展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试点,加快全市非税收缴电子化进程。财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政策服务、政策兑现“三进市场主体”活动,推动各项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措施直达快享。通过“一把手”上线“春城热线”节目、“政府开放月”等活动,积极宣传解读政策,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持续提升采购便利化、透明度,在全省率先开展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先建成政府采购金融业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创新推出政府采购保证保险代替保证金,全市政府采购总额81.8%的合同授予中小企业。落实“一杆子插到底”直达机制,160.9亿元资金快速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财政治理效能稳步提升。组织全市财政系统和局机关各处室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推动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扎实开展“财政质量年”行动,推进“七大专项行动”,加快推进高质量可持续财政建设提质增效。在“三保”责任落实、预算绩效管理、政府采购工作创新等方面被省财政厅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财政监督管理更为有力。完善“1+5+N”的内部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严格内控内审制度执行。加快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质量,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使用问题专项治理。积极配合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落实整改要求并保持常态长效。开展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严明财经纪律、规范财经秩序。主动接受人大法定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按时按质办结人大代表建议66件、政协提案53件。

过去的一年,是昆明财政极不寻常、极为不易的一年。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昆明市财政收入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般公共预算较上年减收183.9亿元。但是财政保障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力度不减,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进入历史高峰期、疫情防控资金保障需求大幅增加、基层财政承压和“三保”风险隐患凸显、保市场主体等重点支出保障面临巨大压力。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节用裕民,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有力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实现财政安全平稳运行。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衷心感谢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对昆明财政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帮助指导。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不牢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处于高峰期,保障重点支出面临巨大压力,财政收支“紧平衡”特征仍然突出。“花钱问效”的理念不够深入,资金使用效益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编制科学性、精准性仍需提升,预算执行约束力仍需增强,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稳妥地逐步解决。

二、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3年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2023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两会”部署的各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准、可持续,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全力支持“六个春城”建设,为昆明市实现“当好排头兵、实现大发展、率先现代化”体现财政担当、贡献财政力量。

2023年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是:

一是坚持统筹财政资源。统筹各项资金来源,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强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市重点任务财力保障,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坚持底线思维。切实把防风险贯穿到财政政策、财政资金、财政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兜牢“三保”底线,加强财政运行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

三是坚持勤俭节约。全面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强“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预算源头管理。

四是坚持目标引领。强化预算绩效目标、审计审查结果运用,将目标作为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的前置条件。

(二)2023年收支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0.6亿元,较上年快报数(下同)增长7%,加上级补助、债务转贷等602.5亿元,收入合计1,143.1亿元。支出889.2亿元,增长3%,加上解上级、一般债务还本等253.9亿元,支出合计1,143.1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2.4亿元,增长6%,加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等651.9亿元,收入合计924.3亿元。支出328亿元,下降1.6%,加上解上级、补助下级等596.3亿元,支出合计924.3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9亿元,增长3%,加上级补助、下级上解等645.4亿元,收入合计813.3亿元。支出234.3亿元,与上年持平,加上解上级、补助下级等579亿元,支出合计813.3亿元。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1.4亿元,增长154.2%,加上年结转、专项债务转贷等474.1亿元,收入合计845.5亿元。支出513.5亿元,增长21%,加调出资金、专项债务还本等332亿元,支出合计845.5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79.4亿元,增长166.3%,加上年结转、专项债务转贷等467.6亿元,收入合计747亿元。支出242.6亿元,下降3.6%,加转移性支出、专项债务还本等504.4亿元,支出合计747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2.1亿元,增长130.8%,加上年结转、专项债务转贷等466.2亿元,收入合计668.3亿元。支出162.9亿元,下降21.9%,加转移性支出、专项债务还本等505.4亿元,支出合计668.3亿元。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变动的主要原因是:预期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带动土地出让收入增加,收入增长。相应增加土地成本等支出,支出增长。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2亿元,增长150.4%,加上年结转、上级补助等1.1亿元,收入合计15.3亿元。支出9.9亿元,增长159.4%,加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资金等5.4亿元,支出合计15.3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亿元,增长190.5%,加上级补助、上年结转等0.8亿元,收入合计13.8亿元。支出8.8亿元,增长206.9%,加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资金、转移性支出等5亿元,支出合计13.8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1亿元,增长182.8%,加上年结转等0.8亿元,收入合计12.9亿元。支出8.3亿元,增长203.7%,加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资金、转移性支出等4.6亿元,支出合计12.9亿元。收支平衡。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清算上缴历年股息股利和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增加,收入增长。对国有企业资本性支出等增加,支出增长。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合计270.6亿元,增长4.1%。支出合计242.6亿元,增长4.2%。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7.9亿元,加上年滚存结余495.8亿元,年末结余523.7亿元。

5.市级其他地区2023年预算草案

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亿元,增长5%;支出11.9亿元,下降13.5%。政府性基金收入5.3亿元,增长157.6%;支出6.8亿元,增长65.7%。

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1亿元,增长6%;支出27.5亿元,下降18.8%。政府性基金收入11亿元,增长40.4%;支出20.6亿元,增长103.3%。

滇池度假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10%;支出12.2亿元,增长3%。政府性基金收入18.5亿元,增长490.9%;支出9.5亿元,增长14.1%。

阳宗海风景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亿元,增长29.6%;支出9亿元,增长4.1%。政府性基金收入7.3亿元,增长125.7%;支出11.3亿元,增长241.6%。

滇中新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2亿元,增长19.6%;支出27.7亿元,下降10.6%。政府性基金收入33.4亿元,增长2,758.2%;支出29.6亿元,增长70.4%。

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4亿元;支出5.4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2亿元,支出2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2023年起,空港经济区并入滇中新区本级,不再单列;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财政单列。

根据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和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预算草案前,市财政已将上年结转的支出以及必须的基本支出提前下达各部门,以保障市本级正常运转。同时,对下转移支付按上年执行数一定比例提前下达。

(三)2023年市本级财政主要支出政策及重点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随着防疫政策调整,经济活动放开,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同时中央和省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完善税费支持政策,大规模减税降费、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等政策红利释放显效,做好财政工作迎来新局面。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围绕全面推进昆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加强“发展财政、民生财政、效能财政、安全财政”建设,支持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1.全力抓经济促开放,保障高质量发展

加力提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积极谋划发行专项债券,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加快项目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贯彻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支持市场主体倍增,激发市场活力。强化财政政策与金融、产业、投资、就业等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组合政策工具,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形成共促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合力。

聚力攻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安排11亿元产业发展资金,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夯实产业高地,打造实力春城。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落实好产业强省财税支持政策,支持工业投资三年倍增,紧紧围绕“8+N”产业链体系,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优化财政投入方式,充分运用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支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统筹和整合各项专项资金,推动园区标准化建设。

强化引导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安排2亿元科创和人才资金,支持构筑高能级科创平台、专家人才引进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完善财政扶持政策,突出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支持“人才强市”战略,完善升级高层次人才引进“春城计划”,促进优势产业人才集聚。

积极开放促进消费商贸发展。安排13亿元商贸服务资金,支持招商引资,促进内外贸发展,建设“开放春城”。支持服务行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社会消费趋稳回升。支持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推动“黄金大通道”扩能提效。支持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保税区等建设,促进会展交流,增强开放活力。安排10亿元支持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

2.持续补短板促协调,支持城乡发展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安排44.7亿元用于“五网”综合交通和重点基本建设项目,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支持高速公路、农村公路、重点主干道路、轨道交通、铁路、新开航线及机场改扩建,大力支持“能通全通”,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夯实“辐射中心”基础。支持保障性住房、主城区雨污分流治理及排水管网改造等重点项目。

支持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安排19.2亿元用于城乡发展建设,推进市容环境提升。支持城乡公交、垃圾收运处置、城市照明及景观绿化、高标准编制城市发展规划等,建设公园城市。支持保障房公租房建设管理,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步伐,稳步推进城市内涝治理,促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安排7亿元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健全农业保险补助机制,发展高原特色现代都市农业,促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支持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改造、村庄规划编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绿美乡村。

保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安排8.9亿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支持高原湖泊治理、滇中引水、污水处理、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等项目,落实生态问题整改要求,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促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型,鼓励节约节能、垃圾分类,支持开展“碳惠春城”试点示范。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滇池绿道建设,着力打造宜人宜居的“高原明珠、绿美春城”。

3.着力保重点促均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安排30.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加快推动改善民生水平,着力打造“幸福春城”。坚持实施就业优先,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保障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完善对退役士兵、优抚对象及残疾人等人员社会保障机制。支持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增效,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对低保、特困人员等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促进教育文旅发展。安排15.5亿元教育资金,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支持各类学校高质量发展。安排1.8亿元文旅体育重点项目资金,支持文化、旅游和体育事业发展,推动文旅产业恢复发展,保障重要体育赛事开展,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推进健康昆明建设。安排16.3亿元医疗卫生健康资金。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工作资金保障,加大医疗救治基建及设施设备投入,支持做好物资储备和疫苗接种。支持完善全市传染病基本救治网络及全市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卫生领域投入机制,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发展,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财政保障机制。加强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管理,确保基金运行平稳、可持续。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安排9.6亿元社会综合治理资金,支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障安全生产、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民族团结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昆明。支持数字交通、智慧政务,提升组织及服务能力。安排应急物资储备及管理经费、粮油储备补贴等,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支持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4.坚决守底线促安全,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守住政府债务风险防线。全面落实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责任,继续加大预算安排力度,积极拓宽偿债资金来源,完善应急处置预案,落实落细债务到期预警机制,确保不发生兑付风险。依法开好政府规范举债融资“前门”,严格新增专项债券项目审核,加强债券资金使用监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兜牢基层“三保”责任底线。加强预算编制及审核,精准、足额、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强化动态运行监测,加强风险因素研判,实施重点监控举措和重点关注名单管理,完善转移支付资金调度与库款规模挂钩机制,严防“三保”风险。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奖补、税收增量留用等政策,激励各地培育壮大财源,提升财力保障水平。持续推动财力下沉,重点向困难县区倾斜,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三、确保完成2023年预算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政治统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全市财政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贯彻“以政领财”,坚决做到“以财辅政”,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谋划预算安排、落实财政政策、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全过程,确保财政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奋力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勤俭节约,强化资源统筹管理

强化收入管理,注重财源建设和财税协同,加强对重点税源监控,规范非税收入,挖掘存量,培育增量,做好执收管理。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财力助企纾困和保障民生。硬化支出预算执行约束,严控预算追加,加快支出进度,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健全财政资源统筹机制,政府预算“全口径”管理、部门资金“全归集”使用、存量资源“全方位”整合,增强重大决策部署保障能力,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三)坚持守正创新,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认真贯彻中央、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推动预算编制完整科学、预算执行规范高效、预算监督严格有力、管理手段先进完备,构建综合统筹、规范透明、约束有力、讲求绩效、持续安全的现代预算制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落实共同财政事权分类转移支付改革。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升绩效评价质量,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积极推动财政信息化建设,完善预算一体化系统功能,全面实施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推进政府采购保证保险替代保证金,加快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改善营商环境。

(四)坚持依法理财,保障规范高效运行

认真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增强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切实依法行政,严明财经纪律。强化政府采购、会计领域监督管理,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协同配合,做好风险预判,加强财政资金监管,规范部门预算管理。主动接受人大法定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积极配合纪检监察执纪监督和巡视巡察、督察检查,全面落实整改要求。持续推进作风革命效能建设,奋力完成当好排头兵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争当“实干家”、整治“太平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提升现代财政治理效能,用实际行动支持打造“效能春城”。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财政工作任务繁重、使命光荣。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将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楫笃行,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全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奋力开创昆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名 词 解 释

1.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应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

5.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各级财政通过超收或清理整合结余资金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

6.预备费:是指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的、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各级预备费的动用方案,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提出,报本级政府决定。

7.全市、市级和市本级:全市包括市级和14个县(市)区。市级包括市本级、高新、度假、经开、阳宗海、滇中新区本级、空港经济区(2022年)及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2023年)。

8.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财政事权是一级政府应承担的运用财政资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和职责,支出责任是政府履行财政事权的支出义务和保障。

9.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制度,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退还增量留抵退税额。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更大力度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扩大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额政策范围,放宽小微企业增量留抵退税条件,将增量留抵退税额退还比例由60%提高至100%,并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退税额。

10.直达机制:将过去财政资金层层审批分配改为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即“一竿子”分配到基层或者项目单位。

11.政府债券: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由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发行并办理还本付息和支付发行费的政府债券。

12.县级“三保”:指县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坚持“县级为主、市级帮扶、省级兜底”的原则,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强化市级帮扶责任。


监督索引号53010003000010111

昆明市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附表20230213034016331